写在开头
粉丝投稿了一个古风治愈系动画的,有点《武林外传》那个感觉,之前好像刷到过这类账号,只不过不是古风,是我们小时候那种农村雪景的,每年冬天都得火一波的。
换到古代风格以店小二的身份记录生活一样,很治愈,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充满烟火气的古代生活氛围;从清冷的室外环境到热闹的室内环境,形成温暖的对比,好像诉说一个温情的小故事。
十几秒的视频以一个寒冷、萧瑟的雪天远景开场,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奔波的感觉,随着镜头转入热闹的客栈、忙碌的后厨,最后聚焦于一隅温暖的家庭晚宴,观众的情绪也随之从疏离感逐渐转变为亲切感和暖意,最终落脚于家和团聚的核心情感,一种情感递进的效果。
文章分享制作思路,细腻情感可以借鉴影视作品里的情节设计,末尾会分享一些剧情制作思路。
制作的成品
豆包写剧本分镜
1.打开豆包:https://www.doubao.com/,
2.输入下方提示词(标黄加粗可以自定义修改)
(脚本分镜提示词)
你是一位专业的古代风格动画导演和编剧,熟知《武林外传》场景制作,同时精通古风插画艺术。
任务:请为我创作一个大约30秒的无声短视频分镜脚本,大概8个分镜画面,主题是”从冬日旅途的清冷到围炉夜话的温暖”。
【故事核心与情感流程】
故事需要展现一种强烈的情感对比。开头是室外风雪中的萧瑟与孤寂,然后镜头转入室内,经过热闹的中间场景,最终落脚于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温馨结尾,都是古代场景和古代人物服饰,结合《武林外传》风格设计
【分镜流程(必须包含以下四个场景)】
1. 远景: 大雪纷飞的古代驿站街道,旅人们在雪中艰难前行,营造旅途的艰辛感。
2. 中景: 切换到驿站内部,人声鼎沸,店小二忙碌穿梭,充满热闹的烟火气。
3. 中景: 切换到后厨,厨师在旺盛的炉火前炒菜,展现食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4. 近景: 最终镜头,一间温暖的房间里,几位朋友或家人围坐在烛光下的矮桌旁,安静地吃饭、喝茶,画面温馨祥和。
【画面风格要求】
请严格采现代国风2D动画和古风插画的风格结合
– 艺术风格:古风数字插画,2D动画
– 技法特点:线条丰富,色彩层次丰富多变
– 表现手法:传统工笔数字插画与写意画技法融合,注重细节描绘
– 光影效果:细腻的光影变化,营造立体层次感
– 色彩基调:传统中国画色彩搭配,典雅温润
– 视觉效果:清晰的线条、温暖的光影、电影感的镜头构图,极力营造氛围感
– 禁止使用:3D渲染风格或过于简单的卡通风格
【技法细节要求】
– 线条表现:流畅细腻的线条勾勒轮廓,注重细节描绘,如建筑的飞檐斗拱、衣物的纹理褶皱
– 色彩运用:色彩层次丰富,过渡自然,注重冷暖对比,营造氛围
– 质感表现:不同材质的质感描绘,如木材纹理、布料质感、金属光泽、雪的蓬松感
– 光影处理:细腻的明暗变化,表现立体感,雪景的反光效果,灯光的温暖照射
【输出格式】
请用以下格式整理你的脚本:
镜头编号:
镜头类型: (例如:远景, 特写)
画面描述: (详细描述画面内容、人物动作、环境细节,包含古风插画的细腻技法描述)
氛围/声音: (描述该画面的情绪基调,以及背景音效,如风雪声、人声嘈杂、安静的背景音乐)
豆包文生图
1.豆包输出的
(脚本分镜提示词)
镜头编号: 1
镜头类型: 远景
画面描述: 鹅毛大雪肆虐的关中古镇驿站街景,细密线条刻画雪花漫天飞舞的动态,层层叠叠的中式瓦房被厚雪压弯檐角,深褐木梁与纯白积雪形成冷暖碰撞。三位旅人裹着厚棉袍,衣袍褶皱随蹒跚步履自然堆叠,斗笠边缘垂落冰棱,草鞋踏在积雪上留下深浅不一的脚印。远处驿站挂着朱红招牌,”同福客栈”四字以飘逸书法呈现,在风雪中隐约可见,远山以写意笔触晕染成淡墨色,整体线条流畅细腻,雪的蓬松感与建筑的硬朗质感形成鲜明对比。
氛围/声音: 清冷孤寂,呼啸的风雪声,旅人踩雪的咯吱声
镜头编号: 2
镜头类型: 中景(推近)
画面描述: 镜头从室外雪景快速推入驿站大门,暖黄色光线瞬间铺陈画面。门框雕花以工笔技法精细刻画,朱红木门上的木纹清晰可见。门内八仙桌错落摆放,食客们或举杯谈笑或低头用餐,衣袍色彩典雅温润(青灰、米白、赭石),布料质感通过线条疏密表现。店小二扎着布巾,手持托盘快步穿梭,布巾在腰间划出弧线,脸上带着憨厚笑容,桌案上的粗瓷碗、竹筷摆放整齐,光影在器物上形成细腻明暗变化,充满《武林外传》式的烟火气。
氛围/声音: 热闹鲜活,人声嘈杂(谈笑声、碗筷碰撞声),店小二吆喝声
镜头编号: 3
镜头类型: 特写
画面描述: 特写聚焦驿站柜台,掌柜的正低头拨弄算盘,手指关节的褶皱、算盘珠子的木质纹理与金属轴杆的光泽刻画入微。柜台上摆放着账本、砚台与毛笔,宣纸边缘微微卷起,墨迹晕染自然。背景中挂着几串风干的腊肉、干辣椒,色彩鲜红与深棕木纹形成对比,暖光从屋顶灯笼洒下,在掌柜的发髻与衣料上投下柔和阴影,线条细腻到能看清衣物的针脚纹路。
氛围/声音: 烟火气十足,算盘珠子碰撞声,隐约的人声背景
镜头编号: 4
镜头类型: 中景(跟拍)
画面描述: 镜头跟随店小二的身影转向后厨,木质门框上的雕花与后厨的热气形成虚实对比。后厨空间不大却井然有序,灶台以粗陶砌成,表面布满自然纹理,铁锅泛着温润的金属光泽。厨师身着短打,袖口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正手持铁铲在炉火上翻炒青菜,火焰以写意笔触勾勒出跳跃的橙红色,菜叶的翠绿、油光的亮泽通过色彩层次表现,蒸汽以轻盈线条袅袅上升,沾着油星的锅沿纹理清晰可见。
氛围/声音: 热气腾腾,柴火燃烧的噼啪声,炒菜的滋滋声,铁锅碰撞声
镜头编号: 5
镜头类型: 特写
画面描述: 特写聚焦锅中菜肴,翠绿的青菜与金黄的鸡蛋翻炒交融,油星在火光下闪烁,食材的鲜嫩质感通过细腻色彩过渡表现。厨师的铁铲边缘沾着少许汤汁,铲面的金属反光与炉火的暖光交织,背景中灶台瓷砖的纹路、柴火的木纹清晰可辨,工笔技法刻画食材的纹理,写意手法表现火焰与蒸汽,冷暖色调碰撞强烈。
氛围/声音: 香气四溢,食材翻炒的滋滋声,柴火燃烧声
镜头编号: 6
镜头类型: 中景(平移)
画面描述: 镜头从后厨平移至侧房门口,木质门帘半掩,帘布的布料褶皱柔软自然。门内透出烛光,光线在地面形成柔和光斑,门口摆放着一双布鞋、一双皮靴,鞋面上的缝线、布料纹理与皮革光泽刻画细致。侧房墙壁上挂着蓑衣、斗笠,编织纹理以细密线条表现,墙角摆放着一盆绿植,叶片上的露珠晶莹剔透,与室内暖光形成对比,营造出静谧过渡的氛围。
氛围/声音: 宁静温馨,轻微的门帘晃动声,远处隐约的人声
镜头编号: 7
镜头类型: 近景
画面描述: 镜头推入侧房,四位亲友围坐于矮桌旁,桌案以整块木材打造,木纹自然舒展。桌上摆放着三菜一汤、紫砂茶具与粗瓷碗,茶壶的深紫色纹理、茶杯的薄胎通透感、菜肴的鲜亮色泽刻画入微,茶水蒸汽轻盈缥缈。人物身着素雅衣袍,衣料褶皱自然垂落,表情平和温婉,一人执杯浅酌,一人夹菜喂食孩童,一人低头浅笑,烛光在他们脸上投下柔和阴影,线条细腻到能看清发丝的走向与布料的肌理。
氛围/声音: 温馨祥和,轻微的碗筷碰撞声,轻柔的呼吸声
镜头编号: 8
镜头类型: 近景(慢推)
画面描述: 镜头缓慢推向矮桌中央,烛光在紫砂茶壶上形成温润光晕,茶汤的琥珀色透过杯壁隐约可见。孩童的小手正伸向碗中,指尖的肉感、指甲的弧度刻画逼真,旁边长辈的手轻轻护住碗沿,布料的柔软与皮肤的细腻质感形成对比。背景中屏风上的花鸟图案以工笔技法绘制,色彩典雅,烛光在屏风上投下淡淡的影子,整体画面线条流畅、色彩温润,结尾定格在碗筷交错的温馨瞬间,兼具工笔的精细与写意的意境。
氛围/声音: 岁月静好,无声(仅保留极轻微的环境音),整体静谧祥和
要不要我帮你补充一份**分镜时间轴细化表**,明确每个镜头的时长分配、转场方式,让脚本更便于落地拍摄或制作?
2.豆包输出的分镜提示词检查一下,看看风格有没有缺失的;那个分镜头有问题对话框直接让他改那个分镜头,没问题可以在对话框,选择技能-图片生成

图生视频
1.选中图片,豆包右上角生成视频,输入提示词(人物+动作+运镜)每个分镜都生成视频 (例如)
固定镜头,店掌柜在拨动算盘
环绕运镜,店小二上菜
剪辑
1.把生成的视频片段导入剪映,脚本里都给了适合的音效,添加音效更有沉浸感 
2.添加一个武林外传的背景音乐(搜这个名字的)
最后
1.这类无声的动画制作起来很简单,核心是脚本打磨,脚本分镜够细腻,能体现出来叙事感,创作的时候可以这样问自己:①这个作品我要表达什么核心情感?②我通过哪几个步骤来表达它?②故事的节奏是怎样的?
③它看起来和听起来是怎样的?
2.不要先想画面,先想你想让观众感受到什么。一个好故事往往建立在一个核心的情感对比或转变上,看起来很简单的治愈系店小二的生活,但仔细品是有很大的情感对比(室外冷清孤寂,室内温暖团聚)3.画面风格不局限于我给的风格,很多国风风格都可以尝试对比,看看那种氛围感更好,如果不会改提示词的,可以把提示词扔给豆包,让豆包去改,你只需要告诉东宝,你想要的剧情步骤,他自己会设计分镜。比如:
4.最后,动手练起来,很多问题都在练习过程中发现解决的,每天能解决一个AI视频制作的实操难题,日积月累,你也可以独立创作属于自己的AI短片
#豆包 #AI工具 #AI视频 #治愈系古风动画
扫一扫添加微信关注我!








琼ICP备2024040541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