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新账号的崛起速度,让我感到了震惊。
9月6号起号,到今天只发了19个视频,粉丝量已经冲到77.5万。
这个账号切入的是“国学智慧”赛道,内容是将古代先贤的智慧,翻译成当代年轻人能听懂、能用上的方法论。
内容固然好,但真正让我震惊的,是它极具风格化和高级感的视觉呈现。这样最高质量的视频,居然是用AI做的,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一、 为什么能火?
在拆解制作流程前,我们先要搞明白一个问题:它为什么能火?
1、内容有价值:
当平台都是些娱乐化、碎片化的内容时,这种能提供“精神养分”、引发深度思考的国学智慧,本身就具有稀缺性。用户愿意为“成长感”和“获得感”而停留在这种视频上
2、风格独特:
视频不是单一的动画风,因为结合了国学智慧,一般画面前言部分用的是半写实动画,后面引用国学案例时就是中国风插画。
最后结合现实应用时,又回到现代动画,这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在信息流里一眼就能被识别,极大提升了完播率。
二、 案例拆解
第一步:用AI生成视频文案(Deepseek/Kimi)
文案是整个视频的灵魂,可以直接把原视频文案丢给AI分析结构,再让它仿照这个思路生成一篇新的文案内容。
这里注意要控制AI以第二人称“你”的口吻生成文案,而且文案的逻辑和时长也要控制,保证内容的
接着,让AI根据这篇文案,生成详细的“分镜提示词(Prompt)”。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它要求AI同时设计出两种不同风格的画面描述,例如:
风格一:半写实动画风(人物,场景,光影)
风格二:中国风水墨插画(意象,符号,构图)
第二步:AI批量生成画面(豆包/Midjourney)
有了详细的“分镜提示词”,AI画师就能精准开工。
将上一步生成的两种风格的提示词,分别输入AI绘画工具,批量生成视频所需要的所有静态图片素材。
第三步:AI让画面“动”起来(即梦/可灵)
这是提升视频质感的关键环节,也是很多人还不知道的玩法。
使用即梦或者可灵,将第二步生成的静态图片,转化为一段段2-4秒的动态视频。在这一步,我们可以下达更精细的指令,如:
“人物头部微微转动”
“镜头向前缓慢推进”
“画面渐渐变黑白”
通过这些微调,让原本死板的画面,拥有了呼吸感和电影感。
不过,我翻了下博主的视频,他还挺取巧的。只把前30s的内容制成动画,提升整个视频的5s完播率,等用户看进去了,后面就直接用图片变大变小动效就可以了。
这个大家可以借鉴。
第四步:AI配音与剪辑(海螺AI + 剪映)
所有素材备齐,进入最后的合成。
AI配音: 找一个AI配音工具,选择一个与“国学智慧”调性相符的、沉稳有磁性的音色,将文案转为配音。
后期合成: 打开剪映,将AI生成的动态视频片段、AI配音、背景音乐和关键音效整合在一起。通过剪辑节奏的控制和关键帧的运用,最终产出一个完整的成品视频。
三、变现思路
从账号来看,目前主要的变现思路就是橱窗带货,这类国学智慧的视频,一般就是卖国学相关的书籍。
如果博主还是个职场专家,后续可以开直播给用户做职场付费咨询,也是个不错的收益思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