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说的小红书关键词,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比如说,我们有一个需求:我想在广州吃牛排,但又不知道哪家好吃,于是我就上网去搜——这是一个典型的使用场景。
我打开小红书,点击搜索框,输入“广州牛排”。
注意,这时候我还没有点击搜索,但底下已经出现了一列词或者短语,这些是什么呢?
首先,我输入的这个“广州牛排”,它本身就是一个关键词。
而下面出现的这一列词,叫做“下拉词”,也可以叫做“长尾关键词”,这就是所谓的关键词的基本定义。
接下来,我点击搜索,进入第二个页面。
在这个页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有一个排行榜,这个排行榜是系统通过AI自动生成的一个排名。
这个排名主要是根据该关键词的提及率等因素来决定的——也就是说,某个词被提到的次数越多,排名就越靠前。
但也不完全是这样,系统还会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比如笔记内容的质量、店铺的好评度等等,是一个综合性的排名。所以并不是说你铺的词越多,排名就一定越靠前。
我们继续看,下面还有Banner,再往下也有一行“综合”。这一部分出现的词,和我们搜的“广州牛排”可能完全不一样,但它们为什么叫做“相关关键词”呢?
当你搜索“广州牛排”或者“牛排”的时候,系统会联想到其他相关的内容。比如“平价牛排”、“漂亮饭”等等,这些其实都和“牛排”有一定关联。所以这一类词,就叫做相关关键词。
因此,我们在做关键词布局的时候,不仅要关注核心关键词本身,还要考虑它的联想词和扩展词,也就是大家常会搜索、关联、联想到的那些词,它们统称为关联关键词。
而做好搜索关键词,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不仅能帮你增加70%以上的长尾流量,还会持续带来曝光。要知道,搜索是小红书用户最主流的使用场景之一。布局好关键词,其实就像下一盘大棋:玩得好的话,甚至能让你的笔记生命周期无限延长。可能一年前发布的内容,至今还在持续获得流量。
那么,如何真正拿到搜索流量呢?
很简单,只要用户在搜索某个内容时,你的笔记能出现在首页靠前的位置,自然更容易被用户看到和点击。
但具体要怎么做呢?首先,我们得了解影响笔记搜索排名的几个核心因素:
『匹配度』:笔记中的关键词与用户搜索词越接近,就越容易被系统抓取和推荐;『时效性』:发布时间较新、数据增长快的笔记,排序会更靠前;『笔记热度』:当下互动数据(点赞、收藏、评论)越好的笔记,排名越高;『用户习惯』:算法也会优先展示你经常关注或点赞的博主内容。
接下来我们来看如何精准布局关键词,以最大化搜索流量:
【封面+短尾关键词】
封面中的文字(如标题、标签)能帮助算法进行第一轮识别和分类,同时也能快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让用户一眼就看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标题+长尾关键词】
长尾关键词是由2-3个短词连接而成、更接近自然问句的表达方式,精准度高、竞争相对小。
比如:“潮小牛肉火锅打卡”一句就埋入了“潮小牛”“牛肉”“牛肉火锅”等多个词,既覆盖更多搜索习惯,也提高匹配概率,更贴近用户的真实搜索方式。
【正文自然融入关键词】
在正文中适当重复关键词,但切忌生硬堆砌,要自然融入语句中,确保逻辑流畅。
【结尾+话题标签】
在文末添加相关的话题标签(如#广州牛排 #牛肉推荐),可以额外增加曝光入口,但一定要选择与内容强相关的标签,避免无关话题。
扩展同义/关联词
除了核心关键词,也可以在正文中自然带入近义词、关联词(如“牛肉火锅”“牛骨髓”),进一步扩大被搜索的范围。
最后再补充一下,常见的搜索关键词类型包括:
【人群关键词】【地域关键词】【行业关键词】【品牌/产品/竞品关键词】【用户痛点关键词】【场景关键词】【热点关键词】,以及一切符合用户心理分类和搜索习惯的词。
如果你不确定该用哪些词,可以借助新红、灰豚、千瓜等数据分析工具,查看行业近期的高热度搜索词、评论热词和关联词推荐。
做好搜索关键词的意义,就在于稳定、持续地获取长尾流量。哪怕你某一期内容数据暂时不佳,以往笔记的搜索流量仍会为你托底,不断带来新的曝光和互动。
相关资料获取:扫一扫添加微信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