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每天都能收到很多评论说「我做小红书好几个月了,数据就是起不来,我是不是不适合做自媒体?」
每次看到这样的信息,我就想到刚做小红书的时候。
我是跨行业转型小红书的,刚开始的时候,做的是淘宝店铺种草,但我是从个人角度去做内容,比如,我觉得这个店铺女孩子应该会喜欢
,就放上去,结果可想而知,没什么人看。
很多新手应该都跟我一样,「我觉得这个话题他们一定喜欢」
。这个思路本身就有问题。
做失败的账号多了,产生的爆款也越来越多,后来我才慢慢摸索出一套新手起步的一些方法,这套方法的核心,就是停止盲目创作,转向系统性的研究和模仿。
今天,我就把这套思路分享给你,按照这五个步骤去做,一个月做出爆款内容,绝对没问题。
第一步:开始“刻意”收集爆款
这是整个流程的基础,就是从现在开始,你要强迫自己,每天至少花2个小时在小红书上。
但不是像以前那样漫无目的地刷推荐、看娱乐类内容。
而是要带着目的,刻意地去刷那些已经被验证过的热门赛道,比如家居、穿搭、母婴、美食、情感等等。
操作流程:1、打开小红书,在搜索框输入一个热门赛道关键词,比如“家居好物”。2、在搜索结果页面,点击右上角的“筛选”。3、在排序方式里,选择近半年“最多点赞”。
只看那些点赞数超过5000的爆款笔记,然后把它们的标题和笔记链接,复制到你飞书多维表格里。
我是用采集器采集的,市面上很多类似的工具,能在网页版小红书采集笔记,有需要的也可以找我(都是收费版)。
每个热门赛道,至少收集20-30篇,这个过程,就是在建立自己的“爆款笔记库”。
有了基础数据库,接下来要提炼爆款的核心点,提升你的网感。
很多人觉得“网感”是玄学,是天赋。
但在我看来,网感,就是你看过足够多的爆款,做过足够多的拆解后,形成的一种肌肉记忆。
网感锻炼我也整理了一个流程:1、打开你收集好的Excel/飞书表格,开始分析。2、分析维度:
• 选题: 这篇笔记是写给谁看的?解决了什么问题?满足了什么情绪?• 标题高频词: 哪些词在这些爆款标题里反复出现?(比如“绝了”、“被骂也要说”、“听劝”、“普通人”等)• 标题风格: 是提问式、猎奇式、对比式,还是解决方案式?
针对你选出的10个热门赛道,每个赛道,仿写10条标题。
这个过程,就是强迫你的大脑去思考、去模仿、去理解爆款标题的底层逻辑。你不需要真的去写内容,只需要写标题。
当你写完这100个标题,你对什么样的内容能火、什么样的标题能吸引人,感觉会跟之前完全不一样。
到这一步,你的网感,就已经领先了90%的博主了。
第三步:从爆款中找对标
想要快速入门,你还需要找一个对标。在你研究过的每个赛道里,筛选出最感兴趣的 1 个赛道,并在这个赛道里找出10个最值得你模仿的对标博主。
这里有几个筛选指标:
1. 更新频率:他在近半年内,至少保持每周三更。这证明他有一套稳定、可持续的内容生产流程,而不是靠短期灵感。2. 爆款能力:他在近半年内,至少有15篇以上的内容点赞过千。这证明他的成功不是靠运气,而是掌握了一些可复制的方法。3. 账号体量:粉丝数不低于1万,最好在3万到10万之间。这个体量的博主,离我们普通人最近,他们的起号路径、内容模式,最有参考价值。几百几千粉的不够稳定,几十万、百万粉的离我们太远,参考意义不大。
这些账号就是你的对标账号,以后都可以学习他们。
第四步:像素级拆解
这一步是「拆解对标」,注意,不是要抄袭她的内容,而是要把他的爆款笔记一步步拆解,分析她的核心观点和框架。
分析维度:
• 标题: 命中了哪个用户痛点或情绪点?• 观看人群: 这篇内容主要是给谁看的?• 脚本/文案: 黄金三秒是怎么设计的?内容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时间线?)• 镜头/机位/剪辑: 视频用了哪些镜头语言?剪辑节奏是快是慢?
也可以利用AI分析,我一般就会用AI去分析,把模仿对象的文案逐字稿、高赞的评论、互动数据等信息,全部丢给AI,然后向它提问:
• “帮我分析这篇文案的爆点是什么?”• “它主要吸引了哪类人群?”• “总结一下它的行文风格和框架。”• “模仿这个框架,以‘XX’为主题,帮我生成一篇初稿。”
把上面拆解出来的框架,当成一个模板。然后,把你自己的内容,套进这个模板里,去做出你的前 5 条笔记。
到了第四步,你已经可以创作出自己的笔记了。后续只需要把上面从第一步到第四步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去做,你的内容和网感就会越来越好。
笔记发完,不是等着看数据就完事了,还要对每天发布的素材进行复盘,
重点分析:
• 昨天数据为什么不好?哪做的不对?• 用户在哪流失了?点击率为什么低?• 昨天数据好,好在哪?为什么互动那么高?• 每天进行复盘,才能把自己的内容越做越好。
不断循环,找到数据最好、点击率最高的笔记类型,然后长期保持同样的封面和内容结构,你起号速度就会非常快。
如果你能老老实实地,把上面这个顺序完整地走一遍,你会发现,做第一篇爆款笔记,好像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我之前在文章里反复强调,不要有“先做内容再变现”的想法,因为盲目的内容创作是最低效的。
而今天分享的这套方法,就是“做对的内容”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希望它能帮你走上正轨。
相关资料获取:扫一扫添加微信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