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这么一条信息,一个哥们做全国商K返利的,大概意思就是你去任何地方的KTV找他订房间,都能给你返利,返利20%-50%起。
咱肯定不是单纯的好奇八卦,主要是我看到那么几个字“自用省钱、分享赚钱”,一下子给我脑门一激灵。
这几个字我可太熟悉了,最早是用到淘宝优惠券上面的,就是那种拉个群发个优惠券让你下个APP,告诉你在上面买东西便宜能返利,你如果能推广的话还可以赚钱。
一开始,我还寻思这哥们可能是想搞点客户试试水?或者对接了一些资源,后面发现并不是。
这其实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或者说一个项目了,其他的同行都已经有了小程序或者APP了。
打开小程序,发现全国各地基本上都有,就连人均消费演员价格都写的一清二楚,在这里我就不放具体的名字了,你们自己搜索就好。
好家伙,给我看的一愣一愣的,我不禁想起了我以前特别爱去KTV的朋友,想着如果早有这个功能,他真的能省不少钱。
那这个KTV返利到底是啥逻辑呢?
在这之前,我跟大家讲讲淘宝客返利的赚钱逻辑,其实几句话就能讲明白。
淘宝下面有一个专门负责站外推广的平台叫阿里妈妈,商家有推广需求,就会在阿里妈妈上设置优惠券和佣金。
而淘宝客的从业者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商品和渠道获取不同的推广链接,每个推广链接都有专门能追踪佣金。(官方叫PID)
也就是说,当你获得了专门的推广链接,无论是把链接发到微信群还是QQ群或者是公众号,总之无论是谁通过你这个链接下单了以后,商家就会通过平台自动支付一笔佣金到你那里,你获得佣金之后结算次月就可以提现。
说到这,只说了怎么赚取佣金,和返利还是没有关系啊?
但是聪明的兄弟们肯定知道返利是从哪里来的了,因为当初的淘宝客从业者太多,大家为了留住用户,所以就推出了返利模式。
比如我这一单赚了你10元佣金,我就返5元给你。(具体返现多少,和你设置的返现比例有关系)。
行业常见的就是前期返利很高,后面逐步的下降。
那这样KTV返利其实就很好理解了。
KTV夜场本身就是一种生意的模式,赚钱的入口也是有人订台消费酒水的提成,当然有的可能还会有一些灰色地带的动作,这种生意传统有个角色叫妈咪。
妈咪是夜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一般掌握着客户和演员的资源,有点像澳门赌C叠码仔的角色,甚至有专门的贵宾厅。
那么这种KTV返利的平台相当于通过互联网整合了各个地方的KTV后端,然后给后端供客户,因为做全国的生意,那我就把一部分利润订台的利润拿出来返利给用户。
这样的话相当自己手上留少一点利润,但能锁定客户,还能扩大市场,能去KTV消费的客单价至少也要万八千的,一般能去的都是商务应酬多一些,自然不会只去一次。
妥妥的高客单、高毛利、高复购赛道。
不仅是在小程序里有,短视频平台也已经有很多的获客案例了。
大多数都是请一些人拍一些在KTV唱歌的视频,通过场景或者一些暗示来进行引流,找到开台的客户。
图片我就不放了,你们到短视频平台搜有大把的。
还有一种是觉得开台酒水其实比较卷,开始引流想在夜场KTV工作的小姐姐供给KTV,只要他每次上班了你就可以获得提成。
我问了一个朋友,如果能转化一个去上班的话,每次台费可以抽200左右的提成,如果能有十几个人每天上班,那么一个月就可以月入十几个。
不过这个行业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只要涉及到夜场,难免会涉及到一个情S的交易,如果触犯了是有连坐的风险。
当然,我只是把我看到的已知的信息分享给大家,我们当个八卦来看就好。
今天除了简单分享这个看到的案例之外,借着这个事其实有个观点想讲很久了,那就是我们创业者选赛道真的很重要。
如果KTV这个行业不是有可能会接触到一些灰色地带,那么最早做这个KTV返利的人一定是个天才,能把这样的一个传统行业,变成一个互联网赛道。
有句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点都不假,选一个好的赛道真的能放大你的能力很多倍,讲直白点就是你付出同样的努力可以获得多倍的回报。
而好赛道的标准一定是高客单、高毛利、高复购,这上面至少满足一个才能干,如果能满足两个就值得all in,如果满足三个,那就牛逼。
比如我用淘宝客这个项目来举例,这个项目就是在微信群里发优惠券,算不上高客单和高毛利的业务,但是他的复购超级高,高到有人一个月可以复购上百次,每天都要买几个。
所以在极高的复购面前,这样一个不起眼的项目就变成了一个好项目,有的人靠这种项目月入百万。
而KTV明显高客单和高毛利这两点毋庸置疑吧?虽然复购不可能像淘宝客那样每个月三十次,但是在这个客单价面前绝对算有复购的吧?
像医美、大健康也基本都是类似,基本都满足了这三个条件。
前些年互联网各个平台大爆发,很多人稀里糊涂的就赚到了钱,但是赚到钱的原因只是因为选了一个平台,而不是真正的选了一个行业或者一个赛道。
比如抖音很火的时候,剪辑了一个视频发到抖音上爆了,赚到钱了,但这是能算是一个项目,算不上生意。
因为你并没有解决用户的需求或者痛点,你只是解决了平台的内容,这个平台不行了,立马就要换下一个平台去做,但哪有这么多新平台出来?
归根到底,我们都要想明白,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事情? 这件事情具体能解决谁的问题?他们为什么愿意为我们支付费用?这才是真正的生意逻辑。
只要我能把这些事情搞明白,那么在哪个平台做,什么时间做,甚至线上线下做,都没有问题。
我身边的很多人包括过去的我,总是在找什么项目,什么技术,但最终发现好像永远都是一阵风,永远都是不停的换来换去。
我那时候才开始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所谓的项目?
后来发现,项目的底层逻辑就是生意,生意就要有需求有买家,与其去研究各个平台的项目,不如去花点时间研究真正的生意。
有了真正的生意,再去研究所谓的项目,而很多人都本末倒置了。
旅游是生意,小红书旅游是项目,抖音旅游是项目,淘宝旅游也是项目,项目一直在变,但生意一直在那里。
当你把时间放在怎么做生意上,项目自然而然就有非常多。
当然,每个人阶段不同,创业的前期可以依托于那种短平快的项目赚到一些收益,但后期一定要转型真正的生意,用生意思维延伸出真正的项目。